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

孕婦用藥安全

婦科用藥一直是小藥師的許多罩門之一.
 這次在搜尋資料時,發現一篇好文.
 在作者慷慨首肯下, 很高興能與大家分享.
 孕婦用藥安全 分類:認真寫醫學2007/05/03 05:14
 乳房外科來照會單,是一個32歲女性,
懷孕10週,發現乳癌,很可能第三期了,所以開刀後要化療,
照會婦產科醫師安排流產手術。
 心裡老大不爽快! 除了照會單上破破的英文,口氣很不尊重,
簡直把婦產科醫師當醫匠劊子手,隨他呼喚去做殺生工作的人一般…。
最主要的不爽快還是因為無奈。
 開刀麻醉藥很多有致畸胎性,雖然使用時間跟劑量不算大;
但術後化療藥物,可能對胎兒的影響勢必更大,尤其在這懷孕週數。
對這無緣的胎兒、對這孕婦及其後續治療,能做的選擇很少。
 談孕婦用藥安全,舉這例子算是極端。
因為少有如此「不安全」的,而且懷孕碰上要化療的個案畢竟是少數。
但要點出來的是:對孕婦使用藥物,其實是對「兩個人」投藥,
其中一人還是相對「脆弱」的生命。
而且使用藥物的種類、使用時間跟劑量、懷孕週數也都是要一併考慮的因子。
 所謂的孕婦用藥安全,除了上一篇(「牽拖」,點選可連結)提到的致畸性(產生先天異常)外,還得考慮到母體安全(尤其針對生產時安全),
以及胎兒生命安全或隱型的發展障礙(例如酗酒會讓胎兒生長遲緩、腦部發展障礙)。
 母親的血和胎兒的血雖然沒有直接相通,
但所有的藥物基本上都可能透過胎盤,進入胎兒血液循環中。
只是每種藥物進入胎兒循環的比例,會因藥物的脂溶性、代謝速率、代謝產物特性、母體個別差異性…而有相當大的差異,
且即使到達胎兒血液循環中的濃度相同,會對胎兒造成甚麼程度的影響,
也會因胎兒的個體差異性而有所不同(簡單說,就是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而且是從胚胎發育時期就開始不同)。
 每個藥物對母胎安全的影響會隨週數的不同而大不相同。
以胎兒來說,胚胎週數滿兩週之前(亦即臨床上說的懷孕滿四週之前)(不確定兩者差別者,請點選『何時「看」得到寶寶?』一文,內有說明),反而較不需擔心致畸性。
理由是:大概要在胚胎週數3週(懷孕5週)之後,
胎盤的發育才能到達「母血中的物質可傳輸到胎兒血液循環中」的程度。
但也不表示這時期孕婦使用藥物就絕對安全。
因為如果藥物會影響子宮腔環境、影響著床及其後續發展,反而易造成胚胎死亡與流產。
 最容易有致畸性的時期,是胚胎週數3-8週(懷孕5-10週,一般會說是懷孕的前3個月都要特別注意)。
因為除了母血中物質已可進入胚胎血液循環系統外,這時期也是各個器官發育的最重要時期。
比如四肢大概在胚胎5-8週(懷孕7-10週)時為主要發育期,
如果這期間使用了會造成肢體發育不良的藥物,寶寶就有可能有肢體的先天異常;
心臟則是在胚胎3.5-6週(懷孕5.5-8週)時發育,這時服用會造成心臟發育異常的藥物就非常危險…。
 過了這個週數,因為胎兒的各個器官發育已大致抵定,只是在大小上繼續成長。
這時期藥物會造成的影響,是功能方面的。
比如很多的神經科用藥、抗憂鬱症藥物(antipsychotic and antianxiety agents),
孕婦長期服用會擔心造成寶寶之後的認知障礙。
 除了致畸性外…有些藥物雖是致畸性低,但在懷孕中的某個時期使用是有危險性的:
 比如說某幾個NSAID類抗發炎藥物,在懷孕中後期使用,可能會導致羊水減少,進而影響胎兒肺部成熟,寶寶生出來比較有可能發生呼吸窘迫(就是喘得不好啦);
或者在更後期使用,會導致胎兒的動脈導管提早關閉,嚴重的話會導致胎死腹中。
 有些則是直接影響母體,導致生產時不安全,比如說Aspirin(阿斯匹靈),在懷孕的最後三個月使用,會影響母體凝血功能,嚴重時會造成生產時大出血。
(但有幾種特殊情況,會建議孕婦持續服用「低劑量(low-dose) aspirin」,
這種用法,有證據顯示不會造成凝血功能障礙,所以如果有因醫師建議,而正在使用者,請放心)。
 除了之前提到「先天」上就存在的不同(藥物本身特性不同、母胎的個體差異),
「後天」上,又不可能大規模對懷孕婦女做人體試驗,
所以諮詢時,除了已確知有不良影響的少數藥物外,大概都無法給予「掛保證」的絕對安全或危險的答案。
幸好美國管食品藥物的權威機構FDA,有制定一套規則,讓開發藥物的廠商得說明孕婦用藥安全等級。
這份說明不能空口說白話,是要有依據的。
如果不能提供人類使用的實際數據,至少需要有完整的動物試驗結果,來做為人體使用時的參考值。
 目前孕婦用藥安全等級分類如下:
A類是有充分的人體試驗數據顯示,孕婦使用了不會增加胎兒異常發生率;
 B類是動物試驗安全,但無適當人體試驗資料證實安全,
或,動物試驗有顯示某些副作用,但在人體使用經驗上卻未曾發現對胎兒有不良影響案例; C類是動物試驗有顯示某些副作用,但缺乏人體使用資料,或,連動物實驗都沒有(一般都是「老」藥)。以至於無法確定是否真的對人類胎兒有不良影響;
 D類是人體使用經驗已顯示有不良影響,但若母體需要治療,使用此類藥物的價值將會高於不使用者;
 X類是人體使用經驗已顯示有不良影響,且臨床上也沒理由讓懷孕或即將懷孕的婦女使用者。
 雖然使用任何藥物,都有其潛在的危險性,
但如果母體真的很不舒服,是可以考慮使用B類藥物來緩解症狀。
藥物會有不良影響,劑量和使用時間也是很重要的因素。
一般用來緩解症狀的藥物,會在一般劑量內、使用天數也不超過三、五天,這樣是相對安全的。
 當然如果母親本身就患有疾病時,用藥是必須的。
如果媽媽都不保了,小孩怎麼保得住!?
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:中藥、草藥和所謂的營養補給品(或稱為「健康食品」)。
因為這些東西通常都沒有正式的實驗數據,所以確實的成分為何?
使用怎樣的劑量與天數長短會影響到胎兒?可能沒有人知道。
連FDA的學者都說:「別以為打著『天然的』招牌,就是安全的!」
(舉個大家容易理解的例子:魚肝油,即使是由天然生物提煉出來的,使用過量,別說是胎兒,連大人都可能會中毒的)。
 寫這麼多,做個總結以為take home message:
 1. 從「打算懷孕」開始,就需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和藥物使用;
懷孕之後,「均衡的飲食」是最重要的,不要太相信坊間「炫麗」的廣告,自行補充了一大堆東西,反而「弄巧成拙」;更不要隨意吃藥。
 2. 但也不要因噎廢食。真的很不舒服或孕婦患有疾病時,該使用藥物控制或治療時,千萬要按時服藥。
 3. 藥物的危險性跟藥物本身特性有關;另外,使用的懷孕週數、單次使用劑量與使用天數有很大的關係。
 4. 有疑慮,請直接與自己的產檢醫師連絡,千萬別「道聽塗說」。
 引用自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taurus-voyage/article?mid=1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